2011年1月26日 星期三

What Billy Graham Would Do Differently

What Billy Graham Would Do Differently

Homepage
Billy Graham was just interviewed. Here is what he said to the question,

If you could, would you go back and do anything differently?

Yes, of course. I'd spend more time at home with my family, and I'd study more and preach less. I wouldn't have taken so many speaking engagements, including some of the things I did over the years that I probably didn't really need to do—weddings and funerals and building dedications, things like that. Whenever I counsel someone who feels called to be an evangelist, I always urge them to guard their time and not feel like they have to do everything.

I also would have steered clear of politics. I'm grateful for the opportunities God gave me to minister to people in high places; people in power have spiritual and personal needs like everyone else, and often they have no one to talk to. But looking back I know I sometimes crossed the line, and I wouldn't do that now.

It seems to me these are wise words for pastors. “No soldier gets entangled in civilian pursuits, since his aim is to please the one who enlisted him.” (2 Timothy 2:4). And there are even “military” acts one can do too many of. Focus on the main things and work with all your might.

http://www.desiringgod.org/blog/posts/what-billy-graham-would-do-differently

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

〈再思當代牧職〉劉清虔牧師

劉清虔牧師 (屏東美和科技大學老人服務事業管理系助理教授兼系副主任)

再思當代牧職
我為什麼要到一間吵鬧的教會,聽一個膚淺的牧師,講幼稚的道?


  • 我們牧師叫我要和女朋友分手,因為她不是上帝為我預備的,如果不這麼做,就是不順服上帝!
  • 我們牧師說,要每天宣告,事情就會成就!
  • 我對牧師的說法有意見,牧師竟然說要找人為我趕鬼!
  • 我現在真的是混亂了,我想介紹我的朋友去教會,但實在不知道該到哪一間教會,我很怕他一進去,就被教壞了!
  • 我覺得好饑渴,都快要burn out了,我需要被牧養,但是主日講台與小組聚會都無法滿足我的需要!


緣起

我現在是一間大學的專任教師,沒有固定牧養教會,每週都受邀到不同的教會講道,也到東南亞的教會事奉,接觸了各路教會的信徒,也接到各種疑難雜症的電話。我的內心充滿了感慨,想起聖經中保羅為了眾教會而掛心,我也開始有了這般的感覺:為眾教會憂心。

從表面上看來,現在的教會在各方面的發展蒸蒸日上,上千人的教會已愈來愈多,甚至基督徒總人口也突破5%。然而,教會在過去廿年的變化也足以令人瞠目結舌,不管是教會的組織形態、敬拜方式、牧者形像、講台信息都已產生巨大變革。在「增長」的大旗揮舞之下,只要是能促進教會人數增加的「策略」與「方法」都受到重視,也被拿來爭相使用。

不管是標竿人生也好、雙翼也好、琴與爐也罷,還有G12;有人學趙鏞基、有人學康希、有人學華理克、有人學新加坡的TCC。教會型態五花八門、一個基督教各自表述,就是台灣教會的現狀。

然而,我們真正要思考的卻是:教會的大小是一回事,這間教會是否為一間真教會是另一回事。敬拜有沒有fu是一回事,敬拜是否合上帝心意是另一回事。牧師在台上口沫橫飛是一回事,他講的是不是聖經裡的真理是另一回事。信徒勤奮參加教會聚會是一回事,在生活中有無切實遵行基督誡命是另一回事。還有,各事新穎的靈恩現象也層出不窮,醫病趕鬼已是小事、預言異象彷如主流,動不動就上帝告訴我……到底今天的教會怎麼了?

許多信徒在崇拜的激情過後,回到家只覺更加空虛,這還是指一些會反省思考的信徒;有更多是已經麻痺已無知覺的信徒,認為這就是教會、這就是聚會、這就是牧師。當一些信徒在我面前發出上述疑問的時候,我有時還真不知該如何以對。我該如何回答?是說:「不是每間教會都是這樣的!」還是說:「不是每個牧師都像這樣!」甚至說:「你們牧師講的是錯的!」最後該這麼說嗎?「我也不知道!」

其實,諸多教會的問題都直指一個核心,那就是「牧師」。有的牧師像法師,以預言異象為信徒指點迷津;有的牧師像總經理,分層負責,團隊堅強;有的牧師則像教皇,只差沒有萬歲萬歲萬萬歲而已;還有牧師搞自我造神,要當偶像,一出場就全場尖叫。有些牧師動不動就「上帝告訴我…」,或者「跟旁邊的人說…」,就是沒人在台上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我想,應該正本清源來面對問題,所有的問題都在「牧師」的身上。那就讓我們來個大哉問:今天的教會到底需要一個什麼樣的牧師?或是:今天的牧師到底必須具備什麼樣的形像?我深信:只有真的牧師才能建立真的教會,也只有合上帝心意的牧師才能建立合上帝心意的教會。


牧師的素養

以我個人淺薄的觀點,我認為當代牧師應當具備四種素養,即:神學、聖經、靈修、道德。這四項缺一不可。

一、神學的素養

教會,是為世界而存在的;神學,是為教會而服務的。基督,是教會的頭;神學,是正確教義的匯集。教會,必須建立在正確的教義之上;教義,是對以基督為中心的三一上帝的認識。因此,教會的根基不能脫離教義,教會的方向不能偏離真理。神學不能飄在空中,任由學者論述獨白;而必須落實教會,在教會的行進中指出正確的方向。神學不是單屬於神學院,而須與教會緊密聯結。不管時代如何變遷、世代如何更迭,神學永遠必須闡述從聖經而出、歷久彌新、永不改變的真理,以確保教會至終仍成為一個旅向終末的神聖團體。

神學包含兩部分:對教義的認識,以及對教義的思考。牧師們應該自問:我對基督教教義的認識夠清楚嗎?是正確的嗎?牧師必須能清楚說出什麼是三位一體?為什麼基督是祭司、先知與君王?什麼是上帝的國?末世是怎麼一回事?這些都只是基本教義,如果牧師對基本教義都無法掌握,如何可能站在台上傳講信息?充其量只是對聖經的文字敘述望文生義而已。有正確的神學才可能有正確的解經,加爾文就是先寫下『基督教要義』,才開始站台講道,爾後,他的一生一直在做的就是修訂『基督教要義』與在聖彼得教堂講道。

神學的另一部分是「思考」,這是現在的牧師最缺乏的。神學思考是將基督教教義置放在今日世界中,以基督信仰去面對生活的一切。台灣牧師的問題就在於對於屬靈書籍缺乏正確的神學思辨力與神學批判力,以至於經常未經思索就將扭曲基督教教義的屬靈書籍介紹給信徒閱讀。最明顯的就是約爾歐斯丁的兩本書,在『活出美好』一開始,那位為了使自己的孩子進好學校而用盡一切特權、甚至走後門,找到最高層,最後得償夙願;然後告訴你:要找就找那位權力最高的人。還有當他自己交通違規而警察又剛好是他父親的朋友,以致不必受罰;然後告訴你:不在乎你是誰,而在乎你的父親是誰。我的上帝絕不是這種要我走後門然後將榮耀歸給祂的上帝;那做惡而不必受罰,卻認為是上帝特別恩典的,也不是我的信仰。我的上帝是擁有絕對主權的,事情不必照我的意思成就,照祂的意思即可,我當做的就是順服。這個沒念過神學的牧師,在他的書中,上帝是無限的提款機,會讓你心想事成、美夢成真、一切美好;而基督教就是能滿足人所有慾望的尤物。這顯然是從魔鬼而來的思想,讓人專注於自我、而非上帝;求自己的所欲、而非上帝的心意。若依他書中的原則,耶穌的一生顯然不怎麼美好、那些使徒與殉道者更是不美好啊!魔鬼當年試探耶穌的那三樣東西,今天換了個面貌呈現在我們面前,只可惜,大家都接受了。

神學思想逐漸偏差的魏彼得,高唱今天是新使徒時代而到處按立人作使徒。這種新使徒時代的論調可曾有人好好檢視過?一本『教會大地震』充斥許多謬論,特別是最後一頁那間使徒性教會的奉獻,更是荒謬。他曾按立新加坡那位已從牧師變成魔術師的鄺健雄為使徒,鄺使徒還曾在台灣擦槍走火按立周神助牧師為台灣眾教會的領袖,場面極其尷尬,也為周牧師帶來困擾。那位妻子從牧師變為歌星、
自己從牧師變成商人的康希,現正接受新加坡政府的調查,因為教會與其自身財務的問題。這些人對台灣的教會都有影響力,但是有沒有人去省思過他們所傳講的信息是否合於基督教的基本教義?

現在,特會很多、引介入台的思想很多、未經思索就全盤接受的牧師更多。牧師若缺乏了神學的思辨能力,只能隨波逐流;而一本書、一個人就可能將偏差的神學帶進今日的教會。因此,重回基本教義的重要性不可言喻,長老會的牧師,請把「海德堡要理問答」與「韋斯敏斯德信條」捧起來讀吧!信義宗的牧師,再讀一下「奧斯堡信條」與「協和信條」吧!聖公會的「卅九條」與衛理公會的「廿五」條也不能再被忽略。

二、聖經的素養

一個牧師的聖經素養必須豐富而紮實,因為神學的根基正是聖經。沒有對聖經的厚實基礎,就不可能建立正確的系統神學;缺了正確的系統神學,解經講道就會問題百出。聖經的素養直指解經與講道。今天,有許多信徒抱怨「吃不飽」,原因是主日禮拜講台的信息無法餵養他們。信徒雖有渴慕之心,但若講台傳下的不是真理,當然無法使台下聽的人得到飽足。我們不禁要問:牧師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講些什麼?有誰可以放膽告訴信徒:我講的是對的,聽我的準沒錯?而他講的真是對的。

為什麼解經與講道如此混亂,原因是牧師自己沒有好好讀聖經。現在有愈來愈多的牧師沒有讀過神學,就被按立;這如同將一 張 醫師執照交給一個對開刀有興趣卻沒有讀過醫學院的人,其危險性不可言喻。神學的理解與思辨也有助於牧師對聖經的解釋。我不是說,沒有讀過神學院的人就不能當牧師,他當然可以自學而擁有深厚的神學基底,像鍾馬田、陶恕就是沒有讀過神學院卻擁有絕佳解經能力的典範。他們背後的自學是使人尊敬的。而現在的台灣教會,若牧師並未受正式的神學訓練卻也忽略努力自學,只靠一張嘴、一張臉在台上表演,這豈不是教會的災難?

康希曾在他教會的期刊中登出一篇他的講道,說到上帝要我們去得著世界、發揮大的影響力、走在世界之前、並進而去領導潮流。他自己與妻子正是受到呼召而到商界與演藝界去為主做見證。他提到約瑟在外族作宰相、也提到了但以理三朝為相的聖經範例,他們都是進入異族的世界,成為領導異族的人。但是,他的解經是對的嗎?約瑟與但以理之所以被上帝升高,並非由於他們認同世俗,反而是他們不與現實妥協的堅持。現在部分牧師的頭髮噴漆、牛仔褲挖洞、髮形新穎,儼然走在潮流的尖端,已全面向世界認同。這樣,又如何去帶領信徒去認識那位國度不屬世界的基督?

還有國內某牧師也曾在刊物中發表認同性悔改的信息。指大衛年間發生了饑荒,原是因掃羅違背其對基遍人的承諾,流基遍人的血;最後,大衛將部分掃羅家的人處死,以彰顯報復性的正義,沉冤既雪,饑荒也停了。他以此論證在二二八事件中,前一代的人做了錯事,這一代的人要尋求悔改、和解。講章的立意甚佳,卻引喻失義,因為這段經文真正的核心意義在於「公義」而非「悔改與和解」;否則,若依經文脈絡,就得將二二八當時元兇的子孫繩之以法,甚至將之槍斃,藉以彰顯失落已久的公義。這顯然不會是講者真正的意思。

我引這些事例的用意在於說明,解經必須嚴謹,絕不能以經文來包裹講者一套觀念或思想,拿聖經為自己的信念背書。解經直接關聯到講道,解不正確,自然講不清楚,信徒自然聽不明白。另一方面,有些教會的主日信息完全無解經可言,充其量只是包著經文外衣的卡內基,主日禮拜就是一場激勵講座,這個月講理財、下個月講人際關係、再來是發揮潛能。講座很精彩,吸引很多人,但聽久了以後,必乏善可陳;若有人開始追求真理,必會明白這些演講無法使他得到真正靈性的飽足。

我認為,全世界最可憐的人就是那些走進教堂卻無真理可聽的人。我想起,在『鍾馬田傳』裡,作者提到,每週日有上千人走進韋斯敏思德大教堂,其中有許多倫敦的大學教授,他們要去聆聽鍾馬田牧師所傳講的『上帝的道』。想要把人生過得更好,聽聽 葉 教授就可以了,想要靈魂得救,唯有聽上帝的道。殊不知,沒
有「上帝的道」的教會,就是「沒有基督」的教會;而「沒有基督」的教會,就是一間「假」的教會。

三、靈修的素養

靈修,眾所認同的理解便是一種向上帝開放的心靈,從而有更新變化的生命。靈修,必須有一個理性的基礎,那就是正確的教義,藉由正確的教義來認識三一上帝。也就是透過聖靈,認識上帝的道耶穌,進一步認識耶穌所啟示的上帝;或是在基督裡認識與祂同為一的上帝,亦從基督認識受差而來的聖靈。這種在正確認識下向三一上帝開放的心靈,是全體生命質素(身心靈、或身體意志行為)與上帝全然的聯結並對上帝全然的降服。靈修,更包含了工夫論的修為,那就是生命的操練,從沙漠修士以降到各式修會所提呈出的,不僅是靈修的理論,更是實際的方法與行動。靈修,最終指向完全生命的塑造,當耶穌說:「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馬太五48)即為所有基督的追隨者立下一個標竿,基督徒靈修的目的,正是由內而外活出一個合乎天父心意的生命。

因此,教會應該是一個靈修的團體,牧師應該是一個靈性的引路人。牧師除了神學與聖經素養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靈性的修為;靈性涵養使人得以出俗成聖。靈修有一個必然的要素,就是安靜。只是,現代人的腳步太快,生活太忙,環境太吵,讓人靜不下來。年輕人走在路上、坐在捷運,耳朵都掛著MP3;上班族一上車就開收音機、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開電視。要能靜下來靈修,似乎是極為奢侈的事。然而,每週進入教堂敬拜上帝,在火熱的敬拜中完全無法得到安息;唱詩要有fu、要high,牧師講道也愈見激情,整場禮拜從頭到尾就是在高漲的情緒中進行。信徒彷如得到另類「過動症」,一個靜不下來的人,就毫無靈性可言。當敬拜神學在今日教會付之闕如時,對於現在這般所謂的「敬拜讚美」幾乎無任何抵禦的能力;教會既靜不下來,充其量只能是個「同樂會」,無法成為真實的靈修團體。

佛教可沒有為了使人增長而把修行搞得哄哄鬧鬧,人一走進佛寺,就會有莊嚴肅穆的神聖情感。而各佛教團體的人數增長卻在基督教之上,因為宗教本就是引人脫離俗世而使人出俗成聖的。基督教在這一點上,說句老實話,遠遠比不上佛教。我們似乎都忘了:「惟耶和華在祂的聖殿中,全地的人都當在祂的面前肅敬靜默。」(哈巴谷二20)「你到神的殿要謹慎腳步……你在神面前不可冒失開口,也不可心急發言,因為神在天上,你在地下,所以你的言語要寡少,事務多就令人作夢,言語多就顯出愚昧……。」(傳道書五1-3)

另一方面,現在真正具有深度靈性修為、讓信徒為之折服的牧者有幾位?我想,應是寥寥無幾,因為,現在的牧師都太忙了,忙著開會,忙著做計劃,忙著辦活動;忙到沒有時間探訪、聽信徒的心聲,忙到沒有時間安靜下來、祈禱默想,忙到沒有時間讀書、讀聖經預備講章。當然,一個不停忙碌的人更不可能保有一個安穩神定的靈性。週間很忙,週末與週日更忙,當牧師不知安息為何的時候,不僅是自我、更是教會的危機。一個旋轉的陀螺最後必偏離它原有的定點。

四、道德的素養

重生所帶來的生命改變,最直接展現在一個人的道德生活裡。基督教是一個倫理宗教,是被一連串從上帝而來的誡命所約束。因此,從舊約以來,基督教從來不是一個自由的宗教,在基督教的命題裡:當一個人仍沉溺在罪中時,他是被捆綁而不自由的;當他被救贖時,就脫離了罪的轄制而得到自由;這裡的自由是相對於被罪惡所轄制而講的;因為,重生後的人必須謹守遵行基督的誡命,照保羅的話說,他順服的是屬靈的律、基督的律。人只能有兩種選擇:被罪惡轄制,或被聖靈掌管。作為倫理宗教,基督教是有道德潔癖的宗教,因為上帝是聖潔的上帝、更是忌邪的上帝;祂就是光,在祂全然沒有黑暗。

今天的台灣,是一個道德相對化的世界。道德的圍牆已然倒下,善與惡之間的界限也模糊了,過去不能做的事,現在都能做了教會受到這股社會風氣的影響,道德墮落的速度較前更甚。教會裡的青少年,婚前嘗禁果幾乎是普遍現象、趕時髦愛慕虛榮也所在多有;基督徒婚外情、不倫戀的情況也時有所聞;離婚的比例也逐年升高。不要說信徒,牧師呢?就我所知:牧師婚外情,情婦甚至侵門踏戶找師母攤牌;師母與牧師離婚,然後改嫁另一位牧師;男長老與女執事騙另一半說要去參加家庭禮拜,結果去幽會。過去十多年,在國內外教牧界出了不少
關於牧師的醜聞,登上報紙的大新聞如金貝克、史華格等名牧的財色雙醜聞、最近與妻子離婚的辛班尼。在美國靈恩派大師比爾漢蒙(Bill Hamon)的著作《先知的原則與陷阱》第118頁中,他說道:「傳道人在性關係上必須純潔,這是不用多說的。傳道人的嚴厲標準是性關係上純潔。然而,根據我估計,我們這一代靈恩派的傳道人,三分之一在性關係上都有問題。在我認識的範圍裡,就有五十人犯了淫亂的罪。我們在電視報導上所聽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沒有被揭露的更難以想像。」這一定不是聖靈充滿後會發生的狀況,比爾漢蒙這一席話,可以用「恐怖」來表述。我想,不管是什麼教會,牧者都當更加謹慎,特別是那些宣稱有聖靈充滿或經常展現聖靈大能的人。若只經常拿參孫為例來合理化自己的不當言行,他們也應當看一下參孫的下場。

這些都只是在性倫理上的道德問題。還有那整天掛在網路上、沉迷於臉書、部落格與線上遊戲的傳道人也有,也許是工作壓力過大,後來反而無法自拔。電腦帶給人方便,但不是要把人的靈魂也勾了去。牧師的道德素養在這個時代,不僅會被用放大鏡檢驗,有時甚至會被用顯微鏡來檢驗。如果傳道人言行不一、或一口兩舌,台上的高言大論對照於有瑕疵的道德生活,將會是極大的反諷。信徒也許

無法看出牧師的神學素養的好壞,也許無法分辨出牧師解經是對是錯,更不知道牧師一天有多少時間用來祈禱讀經、探訪關懷,但是,他們一眼就會看出牧師的虛偽與狡詐,貪財或好色。

特別是現在新一代的傳道人,在網路世界中長大,在敬拜讚美中形塑信仰,唱的是流行福音詩歌、看的是暢銷書籍。他們的成長與教會內外的流行文化是如此貼近,從心思意念到言語行為,都與世俗深刻結合。這些正是最容易被流行化拖入道德漩渦的一群人,真的,不可不慎!

末了

有牧師說:上帝很重視數字、很重視人數。我認為這大錯特錯,如果上帝真重視人數,祂就不會讓祂的選民在過去五千年的歷史中受到如此多次的大屠殺。因為,祂要的是祂的百姓要持守一個精純的耶和華崇拜。就如同耶穌基督在大使命中所講的,在吩咐我們去使萬民做門徒後,同樣如此要求:凡我所吩咐的,都教訓他們遵守。因此,牧師不能只用各種方式任由教會的人數增加,更重要的是必須真明白耶穌基督所吩咐的,這就是神學與聖經的素養。教導信徒切實遵行基督的命令,以靈修強化內在生命、並活出良好的道德生活。因此,牧師必須正確理解上帝的話、忠誠傳講上帝的話;信徒必須清楚聆聽上帝的話、切實遵行上帝的話。

我深信,這正是今日基督對牧者與教會的要求。也許忠言逆耳、也許良藥苦口,但最重要的是讓我們再思牧職的神聖,盼上帝託付我們的羊群,能一個都不失落。